标准化测量步骤
为保证数据准确,请严格按照标准流程:
- 孩子赤脚立正,脚跟、臀部、两肩胛紧靠身高计立柱。
- 头部姿势:眼睛平视,下颌微收。测量者在右侧把水平板缓缓放到头顶。
- 避免发髻、发型、鞋底等影响;尽量在早上测量(早高晚低约 0.5–1 cm)。
- 每次测量连续做 2–3 次,取稳定值;建议每 3 个月记录一次。
生长仪表盘(示例)
可在电子表格或 App 中维护类似仪表盘,直观看趋势。
最近测量
132.4 cm
较 3 个月前 +1.7 cm
年生长速度
6.8 cm/年
目标 ≥ 5 cm
骨龄 vs 实龄
8.5 岁 vs 8 岁
轻度超前 · 建议 6 个月复评
生长速度(更敏感的指标)
生长速度能更早反映成长趋势,计算公式:
年生长速度 (cm/年) = (本次身高 − 上次身高) ÷ 间隔(月) × 12
学龄前儿童年生长速度低于 4–5 cm/年视为生长缓慢,需进一步检查(即使身高尚未低于第 3 百分位)。
遗传靶身高公式
用于给出“合理预期”区间(并非绝对预测):
男孩 = {父高 + (母高 + 13)} ÷ 2 ± 7.5 (cm)
女孩 = {(父高 − 13) + 母高} ÷ 2 ± 6.0 (cm)
判断时需结合家族身高、骨龄以及生长速度等综合因素。
遗传靶身高互动计算器
输入父母身高与儿童性别,即可估算遗传靶身高及推荐区间。
等待输入……